兴业区域银行评分体系介绍—兴业金融同业评级之总结篇
在此前的四篇的系列报告中,兴业研究金融组专门从区域风险、流动性风险、治理风险以及牌照风险四个维度剖析了金融机构经营存在的潜在风险。
区域风险方面:银行业经营高度依赖于宏观经济情况,在宏观经济下行周期,企业经营困难,银行业资产质量下行、坏账风险上升。对于区域性银行而言,经营状况和区域经济高度绑定,我们认为未来区域风险可能产生于:(1)区域经济高度依赖于单一产业的地区;(2)区域企业关联度高的地区;(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区域;(4)区域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区域。
流动性风险方面:随着金融去杠杆的延续,部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在增加。关键在于近年来金融机构负债结构的扩张下,新增的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流动性不匹配。
治理风险方面:股东背景是现有金融机构的治理风险的核心。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例,差异化的股东背景既有各自优势,也存在潜在风险,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作为银行大股东时,可能导致银行经营与地方政府债务及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度绑定;外资机构作为银行大股东时,外资的进入和退出可能带来公司管理层和战略方向的频繁变动;民营企业作为银行大股东时,单一股东实际控制银行可能出现大额关联交易问题。其中第三类风险在当下有一定代表性。
牌照风险方面:在管制现状下整体牌照风险较小,金融牌照仍是一个宝贵的财富,但要关注个别机构的牌照风险:例如,有些金融机构的陷入经营困境,“穷”得仅剩下牌照,如果放开准入,这类金融机构或有较大风险;同时有的民营股东有较多金融牌照,未来有可能集中精力做一个,非核心牌照有剥离和重评估的风险。
1、适合同业业务转型需求
对金融机构而言,同业业务不仅是压缩,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区域银行市场等参与度正在提升,业务转型悄然而至,多样化模式需要对金融机构个体风险进行评估。随着我国银行间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同业业务的涵义不断拓展延伸,从银行间出于调节流动性余缺的资金拆借行为,发展到通过“非标”等业务为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进而拓展到金融机构间广义的资产流转行为,同业业务形成了连接机构客户的生态圈;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同业业务面临进一步转型。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区域性银行,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银行间金融市场,同业机构之间,既是业务合作伙伴,也是交易的对手方,了解和评估同业机构的必要性在上升。2、金融同业机构的刚兑信仰正被打破
之前投资者和同业从业者普遍认为同业业务风险较低、存在刚性兑付。然而,近年来票据案件和“萝卜章”事件频发,并且,随着监管层提出金融去杠杆和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同业风险加快暴露,这或将导致部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上升。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的评级体系可以帮助市场了解同业对手风险情况。
3、同业资产的信用风险溢价正在体现
预计未来信用风险溢价将会对金融同业资产定价(包括同业存单、同业票据、同业理财产品等)产生显著影响,买方视角的银行评级有助于对同业资产的定价。金融去杠杆过程中,刚性兑付逐步打破;这可能改变市场对相关资产的风险偏好,最终信用风险溢价对同业资产定价将产生显著影响。同时,银行破产条例即将出台,部分区域银行有可能出现破产重组,这将进一步推动银行同业资产和股权类资产的定价分化。
现有评级体系对买方投资需求有困难。目前市场上的打分或排名体系主要有四种:一是专业评级公司对于债券发行主体的评级,主要目的是为债券发行利率定价和债券投资者提供参考;二是监管机构为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推进银行合规经营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制定的监管打分体系,面向全国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我国主要是银监会的监管评级和央行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三是媒体为扩大宣传和颁奖发布的排行榜;四是各家银行为防范交易对手风险、控制授信集中度制定的同业授信评级体系。但上述四类打分或排名体系的出发点各有不同,无法很好地满足买方投资的业务需求。
1.评级机构:发行人付费模式影响其独立性
评级机构覆盖面广,但缺乏独立性。评级机构的银行评级,主要对象是银行发债主体(包括发行商业银行债券、二级资本债券和同业存单等的银行),其优势在于覆盖面相对较广;并且,随着银行发债主体(尤其是NCD发行主体)的快速增多,评级机构的银行评级样本快速增加,截至2017年12月13日,共有641家银行发行债券,其中城商行121家,农商行421家(截至2016年末,城商行共有134家,农商行共有1114家)。然而,由于评级机构接受债券发行人的付费委托进行评级,其独立性可能受到影响;我们注意到,自2017年初以来,银行的主体评级出现集中上调,共有116家银行的主体评级或展望被上调,仅有6家银行的主体评级或展望被下调。
2.监管评级:用于特定目的
监管评级不对市场公开,有特点使用方向,一般不直接用于同业资产的定价。我国央行和银监会分别建立了监管评级体系,主要是在各家银行报送的监管数据的基础上,依据监管指标达标情况给出综合评分,但是监管机构只将评级结果一对一反馈给商业银行,并不公开披露监管评级结果和底层监管数据,加之监管评级的主要目的是区分出高风险的机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不是精细地度量和区分银行风险等级,进而对风险定价,因而监管评级可以作为参考、筛出高风险机构,但不直接满足投资的定价需求。
3.媒体排名主观性强而参考性不足
媒体排行榜宣传为主,故投资参考性不强。国内外媒体发布的各类排行榜,一类是财务指标单项排名,如英国《银行家》杂志的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按照一级资本、税前利润等财务指标对全球银行进行排名;或是结合相对主观的打分指标如竞争力、市场影响力等进行排名。这些排行榜可以起到为银行扩大宣传、打造品牌声誉等效果,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参考性不强。
4.同业授信评级:各行主导下缺乏统一标准
同业授信评级各行各异,中小银行信息积累不足。各家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有自己的同业评级体系,主要是为开展同业授信、控制客户集中度而制定。但是,各家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和客户覆盖面存在显著差异;对于中小银行而言,由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同业客户信息积累,对于系统的同业评价模型有强烈需求。
1.城商行农商行评价产品体系
作为本土金融行业研究者,我们立足于金融机构资产定价和风险评估,设计了城商行农商行评价产品体系。
2.城商行农商行评分框架
本城商行农商行评分框架从经营环境、金融机构自身因素以及外部支持三个维度评估城商行农商行的信用风险。区域经营风险包括区域经济风险和区域金融风险。金融机构自身因素包括银行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其中,财务风险从资产风险、资本和盈利、融资和流动性、财务质量四个方面展开。外部支持主要从政府支持和股东支持两方面分析。
(1)区域经营风险
区域经营风险主要包括区域经济风险和区域金融风险。其中,区域经济情况主要用于衡量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收入和企业经营情况等因素对银行业的影响;区域金融情况主要用于衡量地区的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业的整体情况。从区域分布上,我国城商行农商行在东部地区分布相对集中,数量和资产规模占比相对较高。
(2)金融机构自身因素
金融机构自身因素包括银行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其中,银行经营风险包括行业地位、业务结构和公司治理等因素;财务风险从资产结构风险、资本和盈利、融资和流动性、财务质量四个方面展开。
资产结构风险包括对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风险的考察,包括对资产质量、资产集中度和资产透明度等因素的衡量。资本和盈利是对冲资产风险的缓释因素。银行的资产风险越高时,可能遭受的非预期损失就越多,应当补充更多的资本以应对非预期损失,同时用于保证债务偿还,而盈利是重要的内生资本来源。融资和流动性主要考察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匹配程度、融资结构和流动性管理能力。财务质量主要考察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和披露频率等。
(3)外部支持
外部支持主要评估政府和股东支持的意愿和能力。其中,政府支持主要关注政府支持意愿和能力,包括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和区域重要性程度、政府财政实力、历史上政府对银行的支持等;股东支持主要关注股东支持意愿和能力,包括股东类型、集团股权结构、银行在集团中的地位等。
3.城商行农商行评分结果
(1)样本银行的得分情况
兴业研究城商行农商行评分体系目前覆盖城商行109家、农商行141家,样本分布在30个省或自治区[1]。样本银行评分分布情况情况见下图(评分为10分制)。由于城商行与农商行是分别进行打分排序,下图中不同类型的银行评分并不可比。
城商行的评分分布来看,评分呈现正态分布,其中有52家银行的评分在4至6之间(包括6分),占样本城商行数量的47%,而处于最高评分或最低评分区间的银行较少,共占6%。
农商行的评分分布来看,农商行的评分较集中在2至6分(包括6分),其中2至4分(包括4分)、4至6分(包括6分)分别有54、61家银行,占样本农商行数量的38%、42%,处于最高评分或最低评分区间的银行也较少,共占11%。
从不同区域的样本城商行的平均得分看,得分前三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均是经济发达地区,区域性银行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能对银行经营产生正面影响。从不同区域的样本农商行的平均得分看,得分前三名的地区分别为上海、北京、广东,也反应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银行平均分较高。
此外,部分地区的城商行农商行数量较多,不同银行评分分化,区域银行的平评分难以代表全部银行的情况。如浙江省整体区域平均分居中,该地区有样本城商行12家、样本农商行20家,银行个体情况存在差异,兴业评分体系结合更细化的指标,区分同一区域的银行的个体差异,并给出评分。
近年来金融机构负债结构的扩张下,新增的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流动性不匹配。从资负结构上来看,低流动性资产对接高流动性负债的资负结构的潜在流动性风险较高。
从资负结构上来看,样本城商行负债端方面,存款占总负债平均比例约在68%,资产端方面,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总资产比例约在20%。存款占总资产比例在68%以下并且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在20%以上的城商行约占样本量约26%。样本农商行的负债端方面,存款占总负债平均比例约在79%,资产端方面,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总资产比例约在10%。存款占总资产比例在79%以下并且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在10%以上的城商行约占样本量约22%。
从股东结构来看,样本城商行中第一大股东以国有企业或地方政府为主,有约29%的银行第一大股东为省级以上部门或企业,约42%的银行第一股东为市/区级的政府部门或企业,约23%的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为民营企业。
样本农商行的第一大股东以民营企业或地方政府为主,有约15%的银行第一大股东为省级以上部门或企业,约35%的银行第一股东为市/区/县级的政府部门,约49%的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为民营企业。
从个体规模上来看,城商行的整体规模高于农商行。从样本城商行的规模分布来看,资产规模在1000至3000亿(包括3000亿)的样本银行数量最多,占比为48%,其次为资产规模在500至1000亿(包括1000亿)的样本银行,占比为25%。根据2016年年报披露,共有4家城商行的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从样本农商行的规模分布来看,资产规模在100至500亿(包括500亿)的样本银行数量最多,占比为65%,根据2016年年报披露,共有5家农商行的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
我们评级结果对NCD发行利率有较强解释力。使用NCD发行利差对打分结果做回归分析,发现二者显著相关,回归结果如下:
与现有外部评级相比,外部评级与资产规模高度相关,兴业评级引入更多因素,特别是区域经营环境因素、股东治理因素、资产负债结构因素、外部支持因素等,这大幅降低了打分结果对单一因素的依赖,通过不同维度间的综合分析,重点辨别部分因素有瑕疵的区域银行的整体价值。
如果对我们的评级体系构建和具体成果有兴趣,请与我司对口销售联系。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