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率曲线怎么编?怎么用于筛债?—信用债定价系列专题一

2017-10-12
毕成
苗枥文
 

收益率曲线是分析利率走势和进行市场定价的基本工具,也是进行投资的重要依据。投资者广泛使用的收益率曲线有两类,一类是以剩余期限为横轴、以利率为纵轴(如图表1所示);另一类是以日期为横轴、以利率为纵轴。严格来讲收益率曲线指的是第一类,以下也仅针对此类曲线展开讨论。

目前市场参考较多的是中债收益率曲线,一条中债收益率曲线表达的是某个券种(包括利率债与信用债)、某个评级的一类信用债在某日的利率期限结构。通过在一张图上叠加多条曲线,可以实现对不同券种、不同评级、不同日期的利率期限结构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评级是中债隐含评级而非外部机构的评级。

 

应用方面,通过观察不同时刻收益率曲线的状态来预判其未来变化,可以辅助债券投资的择时策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基于收益率曲线进行债券的定价。以中债信用债收益率曲线为例,基于债券自身属性可划分出券种,而基于中债的判断,给出隐含评级则划分出了主体或债项的信用资质。由此给出不同种类、不同信用资质、不同期限信用债的市场平均收益率,为投资者对特征相似债券的定价提供参考。

 

随着信用债重定价时代的到来,挖掘债券内在价值,寻找价格被低估的券越来越重要。通过收益率曲线,可以实现对债券价格在信用资质、剩余期限两个维度的同时比较。但隐含评级主要通过债券的市场价格倒推,会出现价格决定资质、资质又决定价格的循环。因而仅利用中债收益率曲线,对于微观个券来说,很难发现债券价格与价值的错配。目前许多信用债投资机构都有内部信评体系,若能从信评结果出发,编制出属于机构自己的收益率曲线,则可以真正从信用资质层面实现对信用债的统一定价。我们认为,使用中债收益率曲线定出的是债券的价格,而使用机构自己的收益率曲线定出的是(机构认为的)债券的价值,由此或可实现价格与价值差异的全面发掘。

 

在编制之前,需要确定一些前提假设。我们认为市场整体有效,通过多个样本取均值得到的不同收益率区间能对应不同的信用资质。而为了做到最大程度的数据统一,我们使用中债估值作为信用债的收益率(即纵轴数据)。在此基础上,仿照中债,收益率曲线的编制整体上可分为选取样本券、样本券分档、计算关键期限的收益率、插值得到整条曲线、曲线修正调整五个步骤。

 

(1)选取样本券(图表2左上):确定使用样本的范围,根据它们的剩余期限与收益率绘制在图上,此时得到了一群随意分布的坐标点。中债方面,在此步骤进行了券种的划分,例如要绘制中债中短票收益率曲线,则此步选取中票、短融债券作为样本。

 

(2)样本券分档(图表2右上):进一步对样本细分,分档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按照收益率大小均匀分成几档,按照主体企业性质、行业等债券的特性分档等。但一般会根据主体或债项的信用资质来分档,此时随意分布的点阵就被人为划分归属,确定了哪些样本用来绘制哪条曲线。中债方面,在此步骤进行了评级的划分,例如要绘制中债AA+中短票收益率曲线,则此步选取隐含评级AA+的中票、短融债券作为该条曲线的样本,其他曲线同理。

 

(3)计算关键期限的收益率(图表2左下):确定需要计算的关键剩余期限,对隶属于某条曲线的样本券,将关键期限附近的样本券收益率取均值,作为该曲线上该期限的收益率,此时原本的一群点就浓缩成了若干个点。中债方面,从万得上的数据来看,在此步骤计算了3m、6m、9m、1y、3y、5y、7y、15y这几个关键期限上的收益率。

 

(4)插值得到整条曲线(图表2右下):使用插值方法,利用关键期限点的收益率计算出其他期限的收益率。当期限间隔很小,插值得到点很多的时候,各点相连便得到了整条曲线。中债方面,在此步骤使用Hermite插值得到其他数据点,从而保证曲线及其导数都能光滑连续。

 

(5)曲线修正调整:在债券的价格与价值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错配,此时曲线会存在扭曲,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和平滑。中债方面,此前出现的曲线倒挂、“M”形等情况都是曲线扭曲的例子。但由于是根据收益率倒推的隐含评级分档,同一条曲线上的样本券收益率大致相近,因而总的来看曲线扭曲程度较小。

 

纵观整套流程,在第(2)步分档时,若结合机构内部信评结果来进行则能将自身研究成果嵌入到曲线编制中,从而得到属于机构自己的收益率曲线。各家机构信评结果不尽相同,也保证了曲线之间的差异。下文就将以兴业研究为例详细描述我司收益率定价曲线的编制方法。

(1)选取样本券:我们认为以2年为间隔设置关键期限过于松散,为了增加关键期限同时保证各个期限的样本数,我们在此步骤不进行券种的划分。因而我们先选取中票、短融、公募公司债、企业债、定向工具作为信用债的样本。由于已影响到债项评级,担保条款在定价时需要单独考虑;而城投债样本充足,可以单独编制城投曲线;因而我们从信用债样本中剔除有担保条款的债券和城投债券。为了避免个别超高估值对整条曲线的影响,增强曲线稳定性,我们继续将剩余期限小于3年且收益率大于10%的券以及剩余期限大于3年且收益率大于15%的券剔除,得到最终的收益率曲线样本券。

 

(2)样本券分档:结合信评结果进行分档,但考虑到不同机构对样本券信评的覆盖程度不同,这里以兴业研究为例,提供三种分档方法。

 

方法A:直接使用兴业研究已覆盖的主体与债券,按照兴业打分结果(综合考虑企业经营面、财务面、外部支持等要素给出的信评结果,共有1+、1、1-、2+、2、2-、3+、3、3-、4+、4、4-、5分13个打分结果,风险依次上升)进行分档,即打分相同的券用来编制同一条曲线。

 

方法B:认为市场最高收益率对应风险最大债券,反之最低收益率对应风险最小债券;同时认为我司覆盖主体的数量、资质的分布相对于全样本具有代表性。基于此,对每个关键期限,按照样本券收益率大小排序,再按照一定比例分档,比例可参考兴业研究各打分档位的比例。参考图表3,例如3-及以上打分的主体占比为30%,而4+主体占比25%,则从最低收益率开始,排名在30%~55%的样本券归到4+分档。

 

方法C:类似方法B,但这里不再结合打分结果,而是将收益率排序后按照分位数均匀分档。为了后文便于比较,这里同样均分成了13档。

总的来看,信评结果对样本券覆盖较全的机构可使用方法A,只覆盖了部分样本券的机构可使用方法B,覆盖较少的机构可使用方法C。若想仅针对所覆盖债券进行定价研究的可使用方法A,若希望对全市场债券进行全局定价研究的可使用方法B、C。此外,若有些打分档的债券收益率波动太大可酌情剔除;有些打分档样本太少且收益率区分度低,可选择与相邻分档合并;有些打分档样本太多,可额外另增分档;这些都可根据机构研究诉求灵活调整。

 

(3)计算关键期限的收益率:这里我们将0.5年的倍数定为关键期限,且要求关键期限附近(±0.15年)存在5个及以上的样本。例如,4+分档曲线上,剩余期限3.85~4.15年间存在5支样本券,则剩余期限4.0年的收益率可以求解。利用国开债期限利差,将不同期限的估值收益率统一到关键期限上,例如,虽然剩余期限3.85~4.15年间存在5支样本券,但可能一只剩余期限3.95,另一只4.10,分别加上0.05年、减去0.10年的国开期限利差,将这两只券的剩余期限统一到4.0年。期限统一后计算这些样本券收益率的均值,作为4+分档4.0年期限的收益率。遍历所有曲线的所有关键期限,得到全部的有效数据点。

 

(4)插值得到整条曲线:以0.01年为间隔,使用Hermite插值法,计算其他期限的收益率。例如,基于第(3)步中算得的3.5年和4.0年的收益率,插值出3.51、3.52……3.99年的收益率。最终连成曲线,如下图中的虚线所示。

 

(5)曲线修正调整:虚线的大幅扭曲表明内部信评结果与市场估值结果存在差异。若认为该分档整体有效,则可制作一条通过插值曲线中心的光滑曲线,作为平滑后的收益率曲线。这里我们使用对数趋势线进行拟合得到,如下图中的实线所示(为了展示清晰,我们省略了1+、1-、2+、2-四条曲线)。

我们从收益率区间、收益率变动、定价操作便利性三方面对三种方法下的结果进行对比。收益率区间方面,方法A的变动范围在4.0-7.0之间,方法B、C在4.0-8.0之间,从历史数据来看,一些资质较差的债券,在发行时确实收益率会达到8.0,因而方案B、C更加符合实际。这一差异还是由非100%覆盖引起,方法A只使用已覆盖债券,若未覆盖债券中恰好存在收益率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就会造成整个区间的偏离。收益率变动方面,方法A相邻分档之间的差距较小,方法C打分越高收益率上升越快,体现了市场对高风险的价格敏感性,相对更符合实际,方法B则介于两者之间。定价操作方面,方法C高分档之间收益率跨度较大,除非在此间增加分档,否则留给人为判断的空间较大,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反之方法A人为判断空间小,操作难度相对较低;方法B介于两者之间。综合以上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更加推荐方法B,兼具准确性与操作便利性。

(1)用插值曲线筛选风险收益错配。在进行曲线的平滑修正之前,依靠插值得到的收益率曲线是极度扭曲的,上文也提及,这是由于机构信评结果与外部对风险认知的差异导致。若对信评结果比较确信,则此图就是最直观的机构视角的风险收益错配结果。对于投资者来说,无论是交易户还是配置户,都应关注风险收益的错配,前者可借此博取价值回归带来的资本利得,后者相当于以实际较低的风险拿了较高的收益。

具体以图表8为例,首先单看3+曲线,X点收益率高于同分档更长期限的点,表明市场对该点附近的债券风险高估,价格低估,对于单条曲线来说是不错的配置标的。同时看3+、3分档曲线,X、Y作为同一期限不同打分的两个点,收益率倒挂,除了X点附近债券风险被高估,还说明Y点附近债券风险被低估,此时的取舍一目了然。若投资者需要进行配置,根据当前市场行情偏好1-3年的期限,收益率要求在4.5-5.5之间(黑框所示),则Z点和W点收益率较高且风险可控;此时不难发现Z点附近债券虽然收益率略低于W点,但其期限远小于W点,综合考虑为最佳配置标的。以上例子表明,不论是交易还是配置,插值曲线都可以跨越风险与期限两个维度,为投资者判断某点的风险收益匹配程度、筛出最优标的提供参考。

 

(2)用收益率曲线进行信用债统一定价。首先仅根据信用风险和剩余期限定价,例如某只券根据其主体信用风险给予4分的内部信评结果,且当前剩余期限为3.2年,则可直接对应到收益率曲线上的一点。然后根据该主体更为细致的排名在该点上下进行调整,例如该主体在4分档内部算是相对较好的资质,则考虑风险与期限得到X点处的收益率,略低于4分档平均收益率。最后,结合债项条款、担保情况、成交活跃度、可否质押、流通性等因素继续调整,例如该券存在第三方担保,且担保受市场认可度较高(这一评价将在下一个专题讨论),则可以进一步调低收益率到点Y,得到最终的从买方视角出发的合理定价,并可能与市场实际价格Z点存在差异。

使用收益率曲线进行定价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同时对风险和期限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其次基于市场整体有效,在数值上已包含了流动性溢价;最后所有个券使用相同一套定价标准,使得结果更具全局性和可比性。

 

(3)简化的高收益债筛选方法。我们用两种方法来筛选高收益债。第一种较为简单,利用收益率曲线和信评结果,可以对存量债进行批量的定价。我们定义某只券的兴业研究超额利差=中债估值收益率-曲线定价收益率。对于公募债,我们认为当兴业研究超额利差>50BP时,可作为高收益债的备选。第二种方法,我们将存量债按照剩余期限和券种分组,分别计算每一组收益率的70%分位数作为较高收益率的标准,并引入兴业评分来限制风险,在这些条件下筛出来的也认为是高收益债的备选。我们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很接近,第二种方法相当于分块验证了收益率曲线的定价筛券方法。考虑到结果相近的前提下第一种方法更为简单、批量,我们认为使用收益率曲线,可以作为一种简化的高收益债筛选方法。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筛选都是静态的,即仅用某一天的收益率曲线进行分析。但实际研究中还应观察多天的收益率情况,综合考虑标的发行时、近期的收益率变化,以此来做出更完整的判断。

 

具体的高收益债筛选方法及筛选结果可参考兴业研究高收益债日报,或联系相关产品经理。上文提到的基于债项条款的收益率调整方法,我们将在后续系列专题中进一步讨论。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兴业研究

下载或打开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