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8月27日,国务院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在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六省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此形成“1+3+7+1+6”的自贸区新格局。
国务院根据六自贸区的地缘特征、产业集群分布,赋予不同的战略定位。除延续了现有自贸区在贸易便利化、金融与投资开放和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的政策,如下领域创新富有新意:
-
贸易领域:在符合条件片区设立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流程简化。
-
金融领域:QDLP(山东)、QDIE(江苏与河北)、QFLP(河北)通道进一步拓展;人民币与周边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融资租赁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探索不良资产转让业务等。
-
投资领域:支持“走出去”企业以境外资产和权益为抵押获得贷款;鼓励自贸区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外商投资促进政策;吸引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外资。
2019年8月27日,国务院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在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六省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1+3+7+1+6”的自贸区新格局(见图表 1)。至此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扩大至18个,从所在省份来看,已超过全国省份数量的一半。
国务院对六个新自贸区提出共同的发展目标,即经过3到5年的改革探索,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体到战略定位,各自贸区侧重不同。山东自贸区侧重“加快推进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发展海洋经济, 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江苏自贸区强调 “加快‘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 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广西自贸区侧重 “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 着力建设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河北自贸区则强调“ 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 着力建设国际商贸物流重要枢纽、新型工业化基地、全球创新高地和开放发展先行区”;云南自贸区侧重“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我 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 ” ;黑龙江自贸区强调“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成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要求,着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打造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 ”。
针对不同战略定位,国务院《总体方案》中对各自贸区提出特别的开放指引。例如支持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企业与国内外机构共建海洋实验室和海洋研究中心,发展山东自贸区海洋经济;深化中日韩区域合作,高标准建设中韩(烟台)产业园等。支持广西自贸区与中西部省及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完善合作机制,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支持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等与河北自贸试验区深度合作创新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云南自贸区方面,加快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陆路大通道建设,构建区域运输大动脉。黑龙江自贸区方面,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适时启动绥化至黑河铁路扩能改造,推进绥芬河至俄罗斯格罗杰阔沃区间铁路扩能改造。
我们在《兴业研究汇率报告:新国际化桥头堡:上海自贸区政策解读(综述篇)20190821》中将上海自贸区发展的四个纲领性方案进行梳理,此次新设的六个自贸区在上海自贸区的基础上,延续贸易便利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措施。一方面,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扩大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商品和机构范围;集中开展境内外货物中转、集拼和国际分拨配送业务等。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领域,推进“证照分离”全面覆盖;推动多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府服务”模式;强调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等。
此外,新设的六个自贸区在贸易开放领域探索更多便利化措施。其一,山东、河北、黑龙江自贸区方案中均提到在符合条件的片区设立综合保税区,这意味着更多区域享受税收优惠、检验检疫流程简化以及便利化外汇管理。其二,检验检疫方面,山东和江苏自贸区方案提及探索食品农产品等检验检疫和追溯标准国际互认机制;云南自贸区方案试行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制度;六自贸区方案均提出优化生物医药全球协同研发的试验用特殊物品的检疫查验流程。其三,山东自贸区方案提及创新出口货物专利纠纷担保放行方式;河北自贸区方案提出允许展会展品提前备案,以担保方式放行展品,展品展后结转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予以核销。其四,山东自贸区方案提出探索取消企业从事贸易经纪与代理的经营许可或改为备案。此外,除河北自贸区外,其余自贸区方案中都提到促进文物及文化艺术品在自贸试验区内综合保税区存储、展示等。
聚焦金融创新领域的开放,一方面,六自贸区延续了现有自贸区的创新政策,包括拓展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下收入便利化改革、A类企业货物贸易无需开立待核查账户、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介入金融机构建设、便利化跨境人民币贷款和融资,支持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
另一方面,六自贸区在如下领域体现“新意”:其一,未来QDLP(山东自贸区)、QDIE(江苏自贸区、河北自贸区)、QFLP(河北自贸区)等跨境证券投资通道将进一步拓展。其二, 推动人民币与周边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挂牌交易, 包括广西自贸区与东盟国家货币,云南自贸区与周边国家货币,黑龙江自贸区与俄罗斯卢布交易等;此外河北自贸区方案中提出探索研究符合条件的 融资租赁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 其三,广西自贸区方案中提及探索自贸区内 金融股权交易平台向境外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转让业务。
此外,六自贸区方案体现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山东自贸区侧重于医疗医药行业,江苏自贸区侧重高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河北自贸区侧重医药行业和装备制造业,云南和广西自贸区则侧重科研科技领域。
聚焦投资领域开放,一方面,市场准入方面,六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均提到开放外商独资经营性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和统一内外资人才中介机构投资者资质要求,山东自贸区开放外资从事出境旅游业务(台湾地区除外);山东和江苏自贸区开放外商独资医疗机构;河北自贸区放开外商参与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设立的要求等。这部分服务业开放措施已在上海自贸区或是其余自贸区运行。六自贸区“特有”的准入开放措施则包括山东自贸区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氢能源汽车标准制定;支持将无船承运、外资经营国际船舶管理业务备案下放给广西;以及广西自贸区深化国际文化创意和体育赛事合作,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演艺及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交易。
另一方面,六自贸区均支持“走出去”企业以境外资产和股权、林权、采矿权等权益为抵押获得贷款,并鼓励自贸区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外商投资促进政策。2019年6月,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这些领域有望在各自贸区内先行先试,届时期待政策细则和配套优惠措施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