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或卷土重来

2017-07-27
蒋冬英
兴业研究公司宏观高级研究员
宏观市场部
李苗献
鲁政委
 

2017年4月6日,“习特会”开启了中美经贸关系的“蜜月期”;期间,中美双方开展“百日计划“谈判,并达成“百日计划”初步成果。但是,2017年7月19日举行的中美首轮全面经济对话,最终未能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发布联合声明,成果似乎不及预期,这是否意味着中美经贸关系已由此前的“热恋期”渐渐进入“平淡期”?

 

首先,从中美双边贸易数据看,“习特会”后,中方对美货物贸易顺差有所上升。具体而言,根据中方统计口径,2017年4-6月,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录得68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5%;同时根据美方统计口径,2017年4-5月,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录得59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1%,参见图表1。这似乎背离了美方的核心诉求:减少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寻求中美贸易平衡。

其次,从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案件动态来看,根据贸易救济信息网公布的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案件动态信息,美国对华贸易救济信息由年初的16条下降至5月的3条,随后在不完全统计的7月份即再度上升到了10条(前18个工作日)。我们的数据分析显示,美国对华贸易救济动态信息随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的升降而增减,参见图表2。由此,以美国对华贸易救济信息为基准,我们似乎可以观察到美国对华经贸态度由紧至松、再转向偏紧的过程。

从涉案行业看,化工行业及钢铁行业依旧是中美贸易摩擦集中爆发区,紧随其后的依次是铝制品、木制品、光伏、纸制品、农产品、家电、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参见图表3。从数据表现观察,中国对美相关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依旧是美国对华贸易救济的症结所在。具体而言,就化工及其制品而言,2016年年末以来,中国对美化工及其制品出口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就钢铁及其制品而言,自2017年3月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快速攀升,参见图表4。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4月20日,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在白宫举行记者会,指出特朗普将签署备忘录,根据国安法第232条贸易扩展法例,要求商务部调查进口钢材问题[1]。由此,假定中国对美钢铁及其制品出口增速仍保持在当前的水平,我们认为未来中美钢铁贸易摩擦将进一步趋紧,甚至不排除会成为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转向的“引爆点”。

从贸易救济措施看,反倾销依旧是美国对华贸易救济的主要方式,其次为反补贴、保障措施。从案件数量看,共计37例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为反倾销案件,22例为反补贴案件,2例为保障措施。参见图表5。也就是说,“双反”是美国最为常用的贸易救济措施。对于中国而言,如何积极应对他国对华反倾销诉讼是当前亟待解

从案件的新旧来看,美国对华新发起案件正在上升:根据“贸易救济信息网”提供的不完全统计,1-7月共计40例案件更新67条动态信息,其中25例为新发起案件而15例为复审案件,参见图表6。由此推测,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所涉产品范围正在扩大。

从我国出口应诉结果看,共计34例案件进入终裁环节,有33例为肯定性损害认定。这一方面折射出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态度偏向强硬,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国出口应诉结果差强人意。

 

此外, 中朝贸易关系的发展,也是美国所忌讳的。数据显示,中国与朝鲜贸易总值累计同比从2016年的0附近迅速冲高至2017年第一季度的29%,“习特会”后,中朝贸易总值累计同比迅速下降至11%(参见图表7),但中国对朝鲜出口累计增速仍维持在30%的高位。

综上,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有增无减、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案件增加,中朝贸易数据缩减不及美国预期。这或意味着,中美经贸关系正由“蜜月期”转向“平淡期”。由此,对于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向,我们还需留一份清醒,存一份谨慎。

 

注:

[1]https://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7/04/20/press-briefing-secretary-commerce-wilbur-ross-memorandum-regarding

 

特别提示: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