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关键字: 绿色产品 , 出口竞争力
2023-07-01
蔡琦晟
兴业银行博士后
宏观市场部
郭于玮
兴业研究公司宏观市场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国内宏观高级研究员
宏观市场部
鲁政委

本文对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考察。本文利用出口份额、显性比较优势、出口中心度出口轮轴度四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本文还基于上述指标,构建了反映各国绿色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指标。

本文发现,近年来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中国在全球绿色产品的出口份额中保持领先位置,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主要绿色产品不断增多,且在绿色产品出口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全球对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加强。从综合竞争力指标来看,中国在全球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排行中处于首位,且相对其他国家的竞争优势日益凸显。中国在热能管理和可再生能源类产品具有更加显著的竞争优势。而随着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中的快速崛起,中国在清洁或节能产品领域中的国际竞争力也正逐步加强。绿色产品已愈发成为我国新型国际竞争优势的源泉。

在当前全球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碳中和目标,预示着以能源转型和节能减排为特点的绿色产品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将日益上升。随着我国绿色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持续提质增速,绿色产品或将成为我国新型国际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多种绿色产品出口指标,对中国绿色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考察,为评估当前中国绿色产品发展水平、判断未来绿色产品出口前景提供数据支持。

一、数据处理和指标说明

1.1 数据处理

当前国际上对于绿色产品的定义并无统一的标准,其界定主要依靠国际组织和机构发布的环境产品清单。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清单包括APEC清单、OECD清单和WTO清单。各清单制定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各机构成员国对环境清单上的产品实施贸易自由化措施,以促进绿色贸易的发展。其中,OECD(2014)对全球不同的环境产品清单进行比较分析,合并形成一个包含255个HS6位代码的产品列表[1] 。该列表将产品根据其用途分为:大气污染控制、清理或修复土壤和水、清洁或节能的技术和产品、环境监测分析和评估设备、基于最终用途或处置特性的环保产品、热量和能源管理、固体和危险废物管理及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噪音减少、废水管理和饮用水处理,共10类环境相关产品。本文的绿色产品界定主要在这一清单的基础上做一定的删减。由于该清单中噪音减少和废水管理和饮用水处理两类产品中包含了较多钢铁类材料,本文选取的绿色产品将这两类产品剔除。同时,部分产品由于在不同年份中HS代码的界定差异较大,从而导致贸易数据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本文也将该类产品剔除[2] 。最终,本文选定的绿色产品目录一共包含194个HS6位产品。

本文主要使用的数据为:2010-2021年cepii-baci数据库中的全球双边产品贸易数据、2016-2022年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同全球其他经济体的产品层面进出口贸易数据[3] 。我们首先将上述HS6位代码的绿色产品转换为各年份对应的HS编码版本,而后将其同各年份的贸易数据进行合并,得到各个年份全球绿色产品的详细贸易情况。

1.2 指标构建

为了综合衡量我国绿色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我们借鉴陈昌盛等(2022)、崔晓敏等(2022),分别使用出口市场份额、显性比较优势(RCA)、出口中心度和轮轴度对我国绿色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不同纬度的测度。

出口市场份额为一国出口某一产品占该产品的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反映了一国出口的某一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总体地位。

二、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现状

近年来,中国绿色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中国绿色产品出口金额达到3183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了106.4%。绿色产品在我国总出口中的占比也在稳步提升,由2016年的7.4%上升至2022年的8.9%。同期,中国全部商品出口增速为71.3%,绿色产品出口增速显著高于我国整体出口增速。中国对绿色产品的进口则相对增长缓慢,2022年中国绿色产品进口总额为1051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36.6%。中国绿色产品的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出口结构方面,可再生能源类产品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绿色出口产品种类,清洁或节能产品和技术则在近两年发展迅速。2016年以来,可再生能源类产品占中国绿色产品出口份额始终在40%以上,2022年出口总额达到了1342亿美元。该类产品中,光电池产品、静止式变流器、电力控制器、电动机和发电机零件等太阳能、风能产品位居出口规模前列。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快速崛起,新能源汽车出口拉动清洁或节能产品和技术的出口快速增长,2022年该类产品出口金额达到493亿美元,在绿色产品出口中的比重上升至17.1%,位列第二位。其他类型产品中,发热和能源管理类产品在2022年的出口金额为488亿美元,LED光源、其他电气灯具是该类别下的主要出口产品。

具体产品方面,光电池组件是我国出口金额最高的绿色产品,2022年出口金额达到了423.8亿美元,且较2016年增长了154.4%。出口金额第二大的产品同样属于光伏产业链,为静止式变流器,出口金额为343.3亿美元。第三大产品为电动汽车,出口金额为200.9亿美元。比较2022年和2016年前十大出口绿色产品,可以发现两个较为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国在光伏、风能产业链中的产品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二是绿色产品的出口结构进一步向高技术含量产品集中,电动汽车在中国出口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而LED灯、自行车等较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地位正逐渐下降。

出口市场方面,美国、荷兰、德国、日本是我国主要的出口目的国。美国仍是我国绿色产品出口的最大消费国,2022年我国对美绿色产品出口为370亿美元,其中最为主要的出口产品为静止式变流器、LED灯具、其他电气灯具,灯具产品仍占较大比例。同时,我国近年来对德国和荷兰的绿色产品出口增长较快,2022较2019年分别增长97.4%和222.6%,光伏产品是出口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中国绿色产品的出口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若使用前十大出口目的地计算我国绿色产品出口的赫芬达尔指数,这一数值在2016、2019和2022年分别为55.8、52.0和47.3。我国绿色产品的出口市场集中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绿色产品的出口市场不断拓展。

三、我国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前文中我们对中国绿色产品的出口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数据描述,进一步地,本文将结合全球绿色产品双边贸易数据,对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考察,以期更为全面地反映中国在绿色产品全球市场中扮演的角色。由于构建产品竞争力指标需要使用全球各国之间的贸易流量数据,因此这一部分我们使用cepii-baci全球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库,样本年份为2010-2021年。

3.1 出口份额

从绿色产品的出口份额来看,中国在全球绿色产品的出口份额中保持领先位置,且领先优势正逐步扩大。我国绿色产品出口金额占全球绿色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从2010年的16.6%上升至2021年的20.5%,这一比例领先居第二的德国的水平从2010年的2.4个百分点扩大至6.9个百分点。

从中国不同种类的绿色产品出口份额来看,发热和能源管理类产品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最高,2021年达到了38.6%。在该类产品中,我国的市场份额优势主要集中在节能灯具。譬如我国在LED光源的吊灯、LED光源的其他照明装置上的出口份额分别为63.6%和58.1%。而在发热和能源管理类产品中的隔热材料上,中国的出口份额相对较低,如氨酯聚合物泡沫塑料板、隔温玻璃组件我国的出口份额约为13%左右。中国可再生能源类产品的出口份额逐步增长,从2010年的20.5%上升至2021年的27.1%。此外,环境监测、分析和评估设备,大气污染控制和肥水管理类产品的出口份额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2021年分别达到11.7%、14.8%和18.8%。

进一步地,我们通过份额分析法对具体产品的出口竞争潜力进行考察。我们首先计算中国每一个绿色产品2021年与2019年出口份额的差值,。同时还计算每一个绿色产品在2021年和2019年的全球出口增速,并取两个年份间的增速差值。我们将出口份额的差值作为横轴,出口增速差值作为纵轴,从而构成一个衡量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竞争潜力的坐标系。若产品落于第一象限,表明中国在全球市场对该产品的出口份额提升的同时,该产品的全球需求正在增长。该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前景和中国的出口优势相契合。其中的代表性产品是电动汽车、液化空气机器等。此外,光电池组件、静止式变流器等出口金额最大的产品也位于第一象限。中国在全球需求旺盛的绿色产品中具备显著的正向竞争优势。落于第二象限的产品为全球需求增长而中国出口市场份额萎缩的产品。中国在该类产品上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但该类产品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位于三、四象限的产品呈现出全球需求下降的趋势,因此中国也较难进一步在该类产品上扩大出口规模。

3.2 显性比较优势

中国在出口绿色产品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国绿色产品的出口RCA自2010年以来始终大于1。从变化趋势上看,2014年后中国绿色产品的RCA整体略有下降,但在2021年则显著回升。

中国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主要绿色产品不断增多。若将每年全球出口金额位列前50的HS6位编码的绿色产品视为主要绿色产品,中国在主要绿色产品出口中获得比较优势的产品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24种。

3.3 出口中心度

通过构建全球绿色产品的贸易网络,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示中国在全球绿色产品贸易网络中的地位。从出口中心度来看,中国、德国和美国是全球三大绿色产品出口中心。而在三国之中,中国绿色产品的平均出口中心度最高,且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德国的出口中心度增长相对缓慢,而美国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此外,中国各类型绿色产品的出口中心度都在稳步上行。发热和能源管理和可再生能源类的绿色产品出口中心度最高。其中可再生能源产品的出口中心度增长最快,2021年较2010年增长了79%。

从具体产品来看,中国是光电池组件和静止式变流器等光伏产品的核心出口国,全球光伏产品集中依赖中国的出口供应。此外,中国在钢结构体用部件、气体过滤和净化器上也处于贸易网络的中心地位。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德国具有最高的出口中心度,这一优势在混动汽车上更为显著。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中的中心地位主要体现在电动汽车上。随着2022和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在电动汽车贸易网络中的中心地位也将进一步增强。

3.4 出口轮轴度

从出口轮轴度来看,中国绿色产品的出口轮轴度逐步上行,并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显示全球对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的依赖性不断加强。此外,中国在多类绿色产品的出口中都具有最高的轮轴度水平,在热能管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或更节能的技术和产品上具有更难被替代的出口地位。德国在清理或修复土壤和水(主要产品为离心机及其零件)的出口中具有最强的市场势力,而全球则更为依赖美国在环境监测、分析和评估设备上的出口。

四、 中国绿色产品的综合出口竞争力水平

前文中本文通过出口份额、显性比较优势、出口中心度和出口轮轴度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全球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综合评估中国在绿色产品上的整体竞争力水平,我们借鉴陈昌盛等(2022)的做法,在上述各分项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熵权法构建全球绿色产品竞争力综合得分。基于各国竞争力综合得分,我们对各国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水平进行排序,排名结果如图表16所示。

2010-2021年,中国始终在全球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排行中处于首位。同时,中国的竞争力综合得分不断上升,相对其他国家的领先优势也在逐步扩大。中国在绿色产品的全球市场中具有显著的综合竞争优势。除中国以外,德国和美国在绿色产品市场中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全球商品贸易格局类似,绿色产品的出口格局也显示出以中、德、美为中心的“三足鼎立”的格局。而在绿色产品贸易格局下,中国作为其中一极的核心地位更加明显,绿色产品已愈发成为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源泉。

分产品类型来看,中国在热能管理和可再生能源类产品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两类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大幅领先其他国家。此外,随着近年来中国厂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快速崛起,中国在清洁或节能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也正逐步加强。此外,固体废物管理及回收、大气污染控制也是中国的优势出口产品。而在清理和修复土壤和水、环境监测分析和评估设备这两类产品上,中国的出口竞争力相对偏弱,德国则在这两类产品的市场中最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Baldwin, R. E., 2009, ‘the Spoke Trap: Hub and Spoke Bilateralism in East Asia’, 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Working Paper No 2009/28: 51-87.
2.陈昌盛,胡翠,许伟,我国出口竞争力评估与结构性挑战——2012年以来我国商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管理世界,2022第12期,26-38。
3.崔晓敏,熊婉婷,杨盼盼,徐奇渊,全球供应链脆弱性测度——基于贸易网络方法的分析,统计研究,2022第39期,38-52。

注:
[1]该产品列表的HS编码为2007年版本。
[2]主要为液晶显示面板(HS901380)。
[3]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涉及的中国贸易数据为中国大陆地区的贸易数据。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