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进入升值反弹波段
人民币汇率自2022年4月开启流畅的修复高估行情,进入11月,人民币汇率出现反弹波段,这究竟是趋势反转还是波段反弹?反弹能持续多久?应该采取怎样的避险策略?
近期人民币反弹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对美元锚的高估已经完全修复,进入低估区域;美国核心CPI回落导致市场迎来阶段性risk on;以及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带来消息面利好。
本轮人民币反弹有望延续1-3个月,12月上旬发布的美国核心CPI数据将决定海外risk on交易逻辑证实或证伪。建议2023上半年美元购汇敞口以及2023年非美购汇敞口借此时期进行锁定。
中期来看,人民币趋势性转升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内紧货币信号、库存周期出清以及境内美元利率显著回落。

本轮人民币反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经过7个月的修复高估,人民币汇率已经修复2021年相对美元指数的高估,2022年10月下旬进入低估区间。本轮人民币修复高估已经进入下半场,修复高估的速率较此前半年放缓,且随着全球风险偏好、美元指数和美联储动向、国内疫情动向等变化,人民币将出现反弹波段。

二是11月10日公布的美国10月CPI同比和核心CPI同比均不及预期及前值,详细分析请见《利率需与通胀相向而行——美国10月CPI数据点评20221111》。美国通胀回落引发市场对于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全球风险偏好阶段性回升,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回调,亚洲货币和人民币汇率压力减轻。Risk on预计延续到12月美国CPI数据公布之前,等待11月美国CPI数据的验证。




-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反转离不开货币政策的转向,即人民币汇率由贬转升均出现在“紧货币+宽信用”周期。 -
从库存周期视角,国内库存周期和汇率周期并不完全一致。人民币汇率由贬转升发生在库存周期充分出清、库存增速低位反弹之后。 -
2021年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出现同向而行,境内美元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显著提高。2023上半年境内美元利率随离岸美元利率(美联储加息)继续上行,在境内美元利率难以显著下行之前,人民币汇率趋势性反转的动能不足。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021-2285275113262986013liliulin@cib.com.cn
-
汤灏021-2285263013501713255tanghao@ci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