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透视区域经济——区域研究合集

2021-08-20
兴业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8月17日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会上重点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推动共同富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平稳协调发展。此前,我们从产业、社融、信贷、财政等多个维度入手,就我国区域发展展开相关研究。现将区域研究报告重新整理后,形成此合集,供大家参考。

 

 
中国产业地图20210527
 

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从结构来看,采矿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收缩是我国工业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1、从全国工业细分行业的省域分布来看,采矿业中煤炭、铁矿、油气产业以西北、华北地区为主,中部地区则有着相对丰富的有色、非金属矿资源。

 

在重化工业方面,江浙粤优势明显,尤其是在更接近消费端的化纤、橡胶塑料等产业上;环渤海湾区域则在钢铁、炼油、电热力产业上占比较高。

 

在轻工业方面,尤其是外贸占比较大的行业,如纺织服装、文体用品等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种类多,占比高。

 

在科技装备产业方面,长三角、珠三角优势明显,各项产业的营收占比均名列前茅;西南地区电子产业占比逐步提升,中部的装备业、汽车制造业存在一定优势。但是,京津冀在全国的产业竞争中有所落后。

 

2、从各省市的产业结构来看,江浙沪粤等省份以科技装备业为主,重化工业为辅,兼顾外贸型轻工业。

 

华北、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上仍高度依赖重化工业,甚至有加强的趋势,科技装备业方面主要以汽车制造为主,设备制造业相对薄弱。

 

西北地区产业高度依赖采矿业和重化工业,科技装备业占比极低,产业结构升级任重道远。

 

川渝、中部地区则是高技术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均衡发展,川渝地区依托计算机电子、汽车等产业,有着更高的科技装备业占比。

 

云贵地区当前仍以重化工业为主,谋求以电子产业为突破口升级产业,但是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作者:张文达、郭于玮、鲁政委)
 
点击查看全文
 
区域社融变迁与经济分布20210814
 

近期,所谓的金融资源地区间分布失衡引起了政策部门与市场的高度关注。然而,我们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总体来看,我国金融资源的分布与GDP的分布二者之间大致匹配,GDP占比越高的地区,其社融占比也越高。

 

不过,在2013年至2020年间,GDP的区域集中度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社融的集中度却在提高,表明金融资源正加速向优势地区聚集。

 

从不同类型融资的区域分布来看,贷款和直接融资都进一步向东部集中,不过,由于东部地区非标压降相对更快,由此导致中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非标融资在全国的占比有所上升。考虑到非标规模总体收缩且融资成本较高,我们需要关注非标融资压降较慢的地区的再融资压力。

 

在由市场主导的信贷和直接融资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背景下,政府债券客观上在区域间起到了一定的再平衡作用,对西部、东北部地区的融资形成补充。

(作者:胡晓莉、郭于玮、鲁政委)
 
点击查看全文
 
全国存款地图20200728
 

在存款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存款的地域分布却鲜有人关注。数据显示,居民存款、企业存款和广义政府(财政和机关团体)存款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从居民存款来看,居民存款主要集中于北京和沿海省份,人口大省的居民存款占比也较高。但居民存款的地域集中度有所下降,劳动力输出地的居民存款占比更容易出现上升。

 

从企业存款来看,企业存款也主要集中于北京和沿海省份,但地域集中度有所提高。以广东为代表的优势企业聚集地对企业存款展现出更强的吸引力。

 

从广义政府存款来看,除了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以外,广义政府存款占比的变化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变化有关。地方政府债务新增限额较多的省份,其广义政府存款占比也较高。

(作者:郭于玮、鲁政委)
 
点击查看全文
 
碳达峰•碳中和压力及转型:国内各省市区全景图20210526
 

在实现“30·60”目标的过程中,我国不同区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转型压力。本文将从碳排放、区域竞争力、绿色电力、资产负债率和税收依赖度五个角度入手,对此展开分析。

(作者:胡晓莉、郭于玮、鲁政委)
 
点击查看全文
 
区域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全景图20210119
 

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支压力,但也带来了未来债务风险的增加。特别是在我国区域差异显著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的分布差异更为突出。因此,本文通过回顾不同区域的债务存量、计算债务风险指标来考察不同区域债务风险的情况,并对2021年债务偿还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地方债务的投资判断提供参考。 

(作者:胡晓莉、郭于玮、鲁政委)
 
点击查看全文
 
2021年各省区:发展重点与防风险点20210221
 

2021年1月至2月,各地陆续召开地方两会,为疫情后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提供方向上的指引,也成为我们观察2021年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窗口。 

 

从经济增速目标来看,在低基数下,2021年各地两会经济增长目标均较上年有小幅提升,平均增速7.2%,较2020年高0.8个百分点,但区域分化依然较大。 

 

2021年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为产业链、碳达峰、数字经济、促消费、地方债务风险等。

(作者:胡晓莉、郭于玮、鲁政委)
 
点击查看全文
 

转载声明

转载申请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务支持人员

  • 李璐琳
    021-22852751
    13262986013
  • 汤灏
    021-22852630
    13501713255
查看简介及免责声明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打开

企业微信号已复制,请前往企业微信添加销售好友

您的手机不支持自动复制,请在企业微信手动输入***,添加销售好友